|
||||
|
||||
在機械公司車間的生產一線,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:他身著深藍色工裝,工裝口袋里總裝著筆記本和卷尺,時而俯身查看圖紙,時而穿梭于機床之間,不時與工友交流技術細節。他是車間副主任,是專職工程師,更是黨員隊伍中一面鮮亮的旗幟。他叫陳永杰,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,將黨員的初心寫在車間里,把使命刻在技術上,讓“先鋒”二字在平凡崗位上綻放出璀璨光芒。 鑄魂立根,以理論之光照亮匠心之路 作為一名黨員,陳永杰(他)堅持把理論學習作為成長的“根”與“魂”,從未有過絲毫懈怠。翻開他那本邊角磨得發毛的筆記本,密密麻麻記錄著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心得,字里行間滿是將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思考。他常說:“學理論不是為了應付,是要把‘為人民服務’的宗旨融入技術里,把‘高質量發展’的要求落在車間里?!?/p> 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后,陳永杰主動組織車間黨員開展“創新驅動發展”主題研討,帶領團隊將戰略思想轉化為行動指南。他牽頭成立技術攻關小組,針對車間生產效率瓶頸問題展開研究。通過引入精益生產理念,優化生產流程,成功將關鍵部件的生產周期縮短了20%。理論學習不是空喊口號,而是能把準方向、激發干勁的“動力源”,陳永杰用實際行動證明,黨員的思想覺悟,最終要體現在為企業創造價值、為職工解決難題的具體實踐中。 精業篤行,以工匠精神筑牢質量之基 從車間技術員到專職工程師,從普通黨員到車間副主任,陳永杰的角色在變,但對技術的“較真”從未改變。作為生產車間技術“把關人”,他對生產的每個環節都“錙銖必較”。2024年冬,在迪拜吉達塔305塔式起重機引導梁制造的關鍵項目里,挑戰重重,問題頻出。從活動件制作工藝到圖紙錯誤,每一個難題都如攔路虎般橫亙在前。但陳永杰毫不退縮,駐守在生產一線,親力親為協調物料供應與人力調配,依據實際精準把控施工節奏。為追趕工期,他身先士卒,加班加點,憑借精湛技藝與果敢決策,他逐一破解難題,最終保障塔機按時交付。 作為管理“責任人”,他經常深入生產一線,親自檢查產品質量,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。在一次大型設備的焊接工序中,工人按照常規參數操作,陳永杰憑借多年經驗,察覺到焊接紋路存在細微異常。他立即叫停生產,帶領團隊反復試驗,最終發現是原材料批次差異導致的問題。他要求全部更換材料,并重新制定焊接參數,避免了一起可能出現的重大質量事故。 陳永杰常說:“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,容不得半點馬虎?!闭沁@種精益求精的態度,讓他成為同事們心中的“質量守護神”。 聚勢賦能,以擔當作為激活團隊之力 作為車間黨支部委員,陳永杰始終把培養青年職工、打造過硬團隊作為使命。他常說:“我是黨員,就要把‘傳幫帶’的責任扛起來,讓年輕人少走彎路、快成長?!彼ㄟ^“師帶徒”機制,與2名青年職工結成對子,不僅手把手傳授技術,更以身作則傳遞嚴謹的工作作風。 青年技術員剛入職時,面對復雜的三維機械設計軟件常常手足無措,連基礎建模都要反復試錯。陳永杰看在眼里,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時間,結合車間生產實際為他量身制定學習計劃:前兩周專攻軟件基礎操作,每天抽出1小時帶著練習繪制標準零件;接下來通過拆解過往的設備改造案例,教他如何將設計理念轉化為可行的圖紙參數。遇到技術員卡殼的地方,他會翻開自己積累多年的工作筆記,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耐心講解:“你看這里,當初我也犯過同樣的錯,后來發現要結合材料特性調整公差……”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,讓技術員在三個月內就能獨立完成簡單的機械設計任務。此外,陳永杰還定期組織技術交流會,鼓勵大家分享經驗、共同進步,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,讓整個車間團隊的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?!瓣愔魅问钦姘盐覀儺斖降軒?,從軟件操作到工作思路,從技術細節到責任擔當,所有壓箱底的本事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了?!碧崞痍愑澜?,青年職工們無不感慨,“跟著他干,心里踏實,成長也快!” 從車間技術員到“雙肩挑”干部,從普通黨員到中流砥柱,陳永杰詮釋了“黨員”的分量——不是掛在嘴邊的稱號,而是融入血脈的責任;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,而是腳踏實地的付出。他用匠心鑄就品質,用擔當凝聚團隊,用奉獻溫暖他人,用實際行動證明: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只要扎根一線、心向群眾,平凡崗位也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。在未來的日子里,陳永杰將繼續以初心為帆,以匠心為槳,在生產一線書寫屬于新時代黨員的奮斗篇章。 |
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
瀏覽次數:
|
||||
|